紅之艾---艾條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艾以葉入藥,性溫,味苦,、無毒,、純陽之性、通十二經(jīng)、具有回陽,、理氣血,、逐濕寒,、止血安胎等功效,亦常用于針灸,故又被稱為"醫(yī)草”,。
熏浴養(yǎng)生
詳情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艾以葉入藥,性溫,味苦、無毒,、純陽之性,、通十二經(jīng)、具有回陽,、理氣血,、逐濕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,亦常用于針灸,故又被稱為"醫(yī)草”,。
【名 稱】艾條
【成 分】艾絨,、紅花
【使用方法】取艾條-支點(diǎn)燃后,在皮膚上方1-3cm處,,左右移動,,往返回旋熏灸
【注意事項(xiàng)】過饑、過飽,、醉酒,、皮膚破爛及過敏者禁用、孕婦禁用
【儲藏方法】陰涼干燥處
【執(zhí)行標(biāo)準(zhǔn)】 Q/HZT 01
【保 質(zhì) 期】 5年
【規(guī) 格】 30mmx 200mmx4支/盒